时间:2025-03-12 | 栏目:通知公告 | 点击:次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就是核心竞争力,就是话语权。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意见》,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2)作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方标准征集的归口单位,将发挥自身积极能动作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控制数量、确保质量,满足合法性、必要性、协调性等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梳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标准需求开展工作。
报名须知:
1、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5年3月10日至2025年4月15日
2、申请材料
(1) 《郑州市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
(2) 地方标准初稿
(可参考: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samr.gov.cn))
3、咨询电话
18638505128 19503877027 微信同号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4、地址
郑州市中原区陇海西路工人路交叉口向南100米路西,公共实训3楼302。
5、标委会邮箱:ZZTC02@163.com
标准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隐形驱动力”,其价值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标准来界定非遗的“原真性”,防止因过度商业化而导致文化失真;
提升服务质量:统一旅游服务标准,增强游客的信任感,打造“放心游”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标准化运营非遗工坊,带动残疾人就业,激活乡村经济;
推动产业升级:制定跨界标准(如“非遗 + 科技”“非遗 + 教育”)催生新业态,拓宽文化消费场景。
标准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标准化工作与非遗保护
通过制定和实施非遗相关的标准,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可以规范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确保非遗资源的有效记录和传播。
例如,柳州螺蛳粉的标准化工作,通过制定和实施《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了非遗产品的标准化和市场化。
2.标准化与非遗传承
标准可以帮助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保持质量和一致性,如《杭罗》团体标准,通过标准化手段,确保了杭罗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雕版印刷技艺的标准制定,规定了雕版印刷技艺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适用于以木板、手工宣纸及松烟墨等为材料,采用手工雕版及刷印、传统装帧的工艺过程,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雕版印刷这项技艺。
3.标准化与非遗创新
标准为非遗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如针灸的国际标准《ISO17218: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促进了针灸疗法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安全、有效的使用,加快了中医针灸行业的全球化发展态势。
湖南雨花非遗馆通过标准化工作,实现了企业文化服务管理规范、质量良好、公众满意度高的目标,成为服务领先、规模一流、效益优良的综合性研学旅游基地。
4.标准化与非遗贸易
通过将产地、原料、工艺步骤和产品特性等纳入标准,结合产品特色定制标准,推动非遗产品走出“深巷”、走向大众,如《濮绸》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保证了非遗产品的一致性,也为打造丝绸品牌矩阵,让传统工艺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标准在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和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非遗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持续开展了20年,从最初重申报各级“名录”的时代逐渐发展到了重科学保护的“后申遗时代”,现在已经进入了“标准化时代”。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排斥标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指标与传统生产保持一致,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量产,那么这种文化产品就依然属于非遗作品。
标准对于非遗项目及非遗保护而言并不是新鲜事物,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项非遗项目的实物呈现及传承都是有标准的。虽然这些牵涉的标准不是显性的文字存在,但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以某种口诀或感悟的形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是没有冠之以标准而已。我们不应排斥标准,因为非遗并不是与现代文明截然对立的历史遗留物,而是从过去而来并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演进的现实生活中文化的一部分。标准研究有利于将非遗传承中牵涉的标准予以显性化,将隐藏于其中的标准以行外人能够识别及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将非遗项目涵载的文化讯息借助物质性的形式为更广大范围的人群解读与接受,更好地发挥其以文化人的作用。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25年3月10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郑州非遗学会,公众号: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设定了目标和蓝图◆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未来,从住房、物业服务,到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都将推进完善标准化建设
公众号: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设定了目标和蓝图
《计划》要求,要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到2020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
公众号:中国政府网文件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的意见
公众号:河南发布打造“河南标准” 河南将从这5个方面发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综合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规模稳定增长,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和要素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扩内需、促消费作用更加凸显。打造50个产业布局合理、集聚程度高、服务体系健全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支持100家市场认可度高、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培育100个消费引领能力强的区域品牌,打造500个工艺美术产品创新案例,评选一批德艺双馨、引领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大师,推出一批工艺美术新品、精品、名品、珍品,有力支撑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提升。
公众号:工信微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
全国文化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典型经验的征集工作,旨在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实施,进一步巩固前期开展的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成果,发挥标准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深度融合。
公众号: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全国案例!文旅标准化……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进一步规范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部制定了《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公众号: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标准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的本质是将标准化对象的全生命过程,输出为一种共同遵守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规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公众号: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标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文章转自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