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徐氏卤肉制作技艺

时间:2025-03-10 | 栏目:信息公开目录 | 点击:

       徐氏卤肉制作技艺源于民国元年,距今有109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中牟县青年路。第一代传承人徐鸿君最初徐鸿君是贩卖自家的生猪肉,当时百姓穷苦,生肉卖不出去又容易腐烂,于是他想到用花椒、八角、盐等配料将肉煮熟,这样既便于保存又丰富了肉的口感。后来经徐鸿君反复选料尝试卤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徐春生卤肉制作技艺。具有卤肉成品色泽金黄、油润光亮、香味醇郁扑鼻,质地适口,味感丰富,携带方便,易于保存的特点。为徐氏卤肉制作技艺的世代传承打下了基础。 徐氏卤肉制作技艺共经历四代家族传承,第一代传承人徐鸿君1930年创办鸿盛楼饭店,1948年抗战胜利后改名为青年饭店由儿子徐学仁继承,1980年青年饭店改名为徐记卤肉小吃店由儿子徐伯林继承管理,2019年徐氏卤肉小吃改名为徐春生卤肉店,卤肉制作过程严格遵照父辈的教诲全面继承了徐氏卤肉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光大。该项目制作技艺繁琐,对卤制技艺要求十分严格,从选料、改刀、切割、分段到几十种配料的配制,老汤的熬制、火候把握、出锅时间等等,都需要传承人亲自把关。传承人在原有配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科学的改良创新,使其卤肉口感更加丰富,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徐氏卤肉历史悠久,是豫东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氏卤肉在当地及周边深受欢迎,对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卤制品色泽明亮,味道香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肉质香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具有健康养生的科学研究价值。
        徐氏卤肉制作技艺源于民国元年,距今有109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中牟县青年路。第一代传承人徐鸿君最初徐鸿君是贩卖自家的生猪肉,当时百姓穷苦,生肉卖不出去又容易腐烂,于是他想到用花椒、八角、盐等将肉煮熟,这样既便于保存又丰富了肉的口感。后来经徐鸿君反复选料尝试卤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徐氏卤肉制作技艺。其共经历四代家族传承,自第一代传承人1930年创办鸿盛楼饭店,1948年抗战胜利后改名为青年饭店由儿子徐学仁继承,1980年饭店改名为徐记卤肉小吃店由儿子徐佰林继承管理饭店,2019年饭店改名为徐春生卤肉店,并严格遵照父辈的口传心授全面继承了徐氏卤肉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光大。
第一代:徐鸿君,男,1897-1945年徐氏卤肉制作技艺创始人,私塾;
第二代:传承人徐学仁,1924-2011年,小学,自幼勤奋好学,小时就随父亲徐鸿君进行选料、褪毛、剁切等辅助工作;在父亲的口传亲授下、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徐氏秘制卤肉制作技艺。开创新菜:炒肉片、肉片连汤。
第三代:徐佰林,男,1943-2020家族传承及饭店的管理;
第四代传承人徐春生自幼跟随徐学仁和父亲徐佰林学习卤肉的制作技艺和炒菜的技巧及火候的掌控。全面继承了“卤肉、肉片汤”等传统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光大并培养了下一代接班人徐五好、彭卡。
第五代传承人徐五好、彭卡在2012年开始跟随父亲徐春生学习卤肉的制作技艺和炒菜的技巧及火候的掌握。现已熟练掌握徐氏卤肉制作技艺和炒菜。可以独立完成卤肉和一些菜品.

相关文章